当前城市:

全国

[切换]

全国服务热线

4000-726-987

兴家网

>

装修知识

>

装修攻略

>

6个装修陷阱一定要知道,看完能省不少冤枉钱

6个装修陷阱一定要知道,看完能省不少冤枉钱

装修涉及环节多、周期长,不少不良商家会用 “低价吸引”“模糊条款” 等手段设陷阱,很多业主入住后才发现问题,返工成本少则几千、多则几万。下面拆解 6 个高频装修陷阱,附具体避坑方法,帮你守住预算。

6个装修陷阱一定要知道,看完能省不少冤枉钱

一、低价套餐陷阱:“999 元 /㎡全包” 藏增项

很多装修公司用 “超低价套餐” 吸引客户,合同里只写基础项目,施工中却以 “墙体找平”“水电点位不够”“瓷砖倒角” 等理由加钱,最后总费用比预期高 30%-50%。

避坑对策:签约前要求列出 “详细项目清单”,明确 “免费项”(如基础水电改造 15 个点位)和 “收费项”(如超点位每个加 80 元),并注明 “增项需双方书面确认,单价不得超过市场价”,避免口头承诺。

二、合同模糊陷阱:关键条款 “留白” 埋隐患

部分合同会在 “材料品牌型号”“工期”“违约责任” 等关键处模糊表述,比如只写 “瓷砖用一线品牌”,不写具体型号;或 “工期 60 天”,不约定延期赔偿。后期商家可能用低价材料替代,或无限延期。

避坑对策:材料需写清 “品牌 + 型号 + 规格”(如瓷砖写 “东鹏釉面砖 600×600mm FG80801”);工期注明 “延期 1 天赔偿合同总价 0.5%”;付款方式按 “施工节点付”(如水电完工付 30%,而非首付超 50%)。

三、水电改造陷阱:“按米计费” 变 “按点加价”

水电改造是隐蔽工程重灾区,商家常先报低价 “2000 元全包”,施工中却以 “绕线”“超管”“换大功率线” 为由加价,比如实际用线 30 米,却按 50 米计费;或强推 “全屋换线”,明明老房电线达标仍要求更换。

避坑对策:提前画好水电点位图,算清大致用线量(如 80㎡房约需 100-120 米线);约定 “按实际用量计费,多退少补”,并要求施工后拍照留证(拍线径、走向);老房电线用万用表检测,达标则局部改造,不盲目全换。

四、材料偷换陷阱:“正品包装” 装 “劣质货”

商家可能在材料上做手脚:比如合同写 “立邦漆”,实际用同品牌低端工程漆;或瓷砖用 “一级品” 替代 “优等品”(外观难分辨,但耐磨度差);甚至五金件用仿冒品(如假 “304 不锈钢”,半年就生锈)。

避坑对策:材料进场时亲自验收,核对 “品牌 + 型号 + 防伪码”(如立邦漆查桶身二维码);瓷砖看包装 “等级”(优等品标注 “A”,一级品标 “B”);五金件选带 “品牌钢印” 的(如铰链刻 “海蒂诗”),避免 “三无产品”。

五、工艺偷工陷阱:“表面合格” 内里差

施工中常见偷工:墙面不挂网(后期易开裂)、防水只刷 1 遍(要求刷 2-3 遍)、瓷砖空鼓(用水泥砂浆薄贴,而非满贴)、吊顶不用膨胀螺丝(用木塞固定,易脱落)。这些问题短期看不显,1-2 年后必出问题。

避坑对策:关键工序盯现场:墙面挂网后用手扯,不掉为合格;防水刷完做闭水试验(24 小时不漏);瓷砖贴完用小锤敲,空鼓率≤5%;吊顶看固定件,必须用膨胀螺丝,而非木塞。

六、尾款陷阱:“没验收先催款”,问题不整改

工程接近尾声,商家常以 “工人要结工资” 为由催付尾款,甚至没验收就要求付全款。一旦付款,后续发现 “墙面脱皮”“瓷砖开裂” 等问题,商家就拖延整改,业主维权难。

避坑对策:合同约定 “验收合格后付尾款”,验收时对照合同清单逐项查(如墙面平整度、水电通断、瓷砖空鼓);预留 5%-10% 尾款,入住 1 个月后无问题再付,避免 “付款前是上帝,付款后无人管”。

装修避坑的核心是 “提前防范 + 细节把控”:签合同前多对比、施工中多盯场、验收时不马虎。避开这 6 个陷阱,不仅能少花几万冤枉钱,还能避免后期返工糟心,让装修更顺利。